上个月的《战地风云6》Beta测试金御网,效果有点太好了。
据EA和制作组DICE的官方说法称,这是《战地》历史上拥有最多玩家的一次B测,仅Steam端的在线峰值人数就超过了52万人。
这也证明了在大逃杀和搜打撤玩法占据业界主流的当下,传统的大战场FPS仍未过气。
总计8天的测试时间里,发生了4.2亿次对局,伤亡超过49亿
B测内容量和完成度都不低,玩家们很容易感受到《战地6》的一些优点和特点,比如更紧凑的战斗节奏、更沉浸的战场破坏效果等。B测结束后,国内外玩家们也都对《战地6》产生了“戒断反应”,只求测试时间延长一些。
在新作出尽风头的同时,系列的上一部作品《战地2042》也迎来一波骨折促销,并推出一轮大型内容更新——而这也被大家视为该作所迎来的“临终关怀”。
这事儿听起来是有点冷血,但许多玩家倒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结局,甚至颇为感动。
这就要说到不同于现在《战地6》所面对的“形势一片大好”,当初《战地2042》从B测到首发的表现都可谓糟糕——内容少、BUG多、优化差……能踩的坑基本踩了个遍。
但在这之后,《战地2042》坚持更新了三年多,实际成为了至今运营周期最长的一部《战地》。现在的《战地2042》趋于完整,至少在忠实玩家之间,它实现了一个像《无人深空》或者《赛博朋克2077》那样,通过长线更新得来的“翻盘”。
像主武器就从22种更新到了57种
1
在游戏发售后的两年半时间里,《战地2042》基本保持着稳定的更新优化频率,内容丰富了,玩家口碑自然也就有所回升。
直到去年4月,DICE突然官宣说自己做出了一个“自豪”的决定,停止赛季更新。
当时玩家们都觉得这简直是“丧事喜办”到了极致:放弃这款产品也就罢了,竟然还要说这样的风凉话。
但实际结果是:在放弃了“赛季更新”模式之后,《战地2042》的小型内容更新和缝缝补补反而比之前更勤、更高效了。被放弃的只是一种营销包装,玩家们得到的是一个体验提升更平稳的游戏—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“自豪”的决定。
到了这次推出的被视为“临终关怀”的通行证,不仅免费,而且几乎全是新内容,每一项奖励物品都融合了从各代《战地》提取出的、辨识度超高的视觉要素,质量可圈可点,情怀更是拉满。
《战地:叛逆连队2》主角团挂坠
里面也不乏一批在《战地》社群广为流传的名梗。
寒霜引擎特有的抻脖子Bug
“茶包”(Teabag)意为蹲起羞辱敌人,这个梗由《战地》发扬光大
DICE甚至在其中消遣了自己一把:《战地2042》首发时,曾有意推出一款严重破坏战场氛围、还要通过付费获取的“圣诞老人”皮肤金御网,被气愤的玩家们骂到取消。如今这款皮肤在通行证里重见天日,用一种戏谑的方式表示和解。
除通行证外,其余的实质性更新也是好评居多,如《战地5》中人气超高的“硫磺岛”地图回归、致敬《战地2142》的彩蛋武器“原型”等。陪伴《战地》这个系列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玩家们,很难不对这“走马灯”一般的更新动容。
尽管这些更新全部免费,但DICE显然也不吃亏——这些回顾了整个系列发展的内容,无疑是对新作最好的宣传。
对于这种存在“更新换代”的长线运营游戏而言,如何让玩家们愿意放弃在旧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,带着开放乃至期待的心态去购买新作,显然已经是一门学问。
2
在迎来这次临终关怀式的更新后,《战地2042》的玩家人数不降反增,Steam端在线峰值突破7.4万人,迎来一个运营史上的小高潮。
玩家们当然是冲着免费通行证里给的奖励来的,既有回坑老兵,也不乏因打折购买游戏的新人。
要想获得这次限时活动里的所有奖励,还是有点挑战性的。
有玩家透露,自己前两周就肝满了通行证,花了200多个小时。假如算上后续周任务,充分利用周末经验加成,实际时长应该能减半。将100多个小时平摊到49天里肝度还可以,但对一些只能周末打游戏的上班族而言还是略显折磨。
于是“老带新”成了国内外社区里的热门话题。门户服务器列表里开设了大量自定义战场“里海驾校”——在这张地图里,双方玩家可以开着运输直升机,在“里海边境”轮流占点刷经验,顺带练习直升机驾驶,因此而得名。
“如何轻松快捷升级通行证”
“里海边境”本身是《战地3》的老地图,“里海驾校”也最早出自《战地3》。DICE曾经想通过“门户模式”凸显的“情怀”,最后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。几年里整个玩家社区的氛围,可能从没这么融洽过。
“里海驾校”
3
有些讽刺的是,如果只看Steam评价的话,这波最后的“良心更新”实际上只让《战地2042》的好评率更低了。
《战地2042》的受众不只有老玩家。很多人并非《战地》系列老粉,只是冲着游戏降到史低价才入手,在社区中被称为“拼好兵”。在他们的视角中,接近最终形态的《战地2042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,诚意和情怀也救不回来。
更新上线后,好评和差评同时增长
这其中最致命也最离奇的问题是“安全启动”(Secure Boot)。这是主板BIOS的一项设置,由于EA在今年5月更新的Javelin反作弊系统需要打开安全启动,没打开这个功能的电脑也就进不去《战地2042》。
其实包括《战地6》B测,以及《无畏契约》国际服和《使命召唤》,也都要求安全启动。先不论实际效果如何,合理推测,以后PC端的FPS玩家,得把开机进BIOS、打开安全启动的方法当成必修课。
微星主板的安全启动选项
然而这一关拦住了很多人——不止是电脑小白。由于安全启动牵扯到一系列硬件配置,大量玩家的电脑会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死活打不开安全启动;或在打开安全启动后,电脑出现硬件失灵、无法开机、蓝屏等五花八门的故障。
为啥呢
这第一步就已经把《战地2042》的路人缘败光了,让本来就没啥情怀的新玩家们,认定这游戏不值得自己折腾。
很多人不理解玩个游戏怎么还要调主板设置
有幸未被反作弊拒之门外的玩家们,也会因《战地2042》本身的素质打出差评。
对于那些因《战地6》产生“戒断”反应才重归前作的玩家来说,一回坑就更会直观地感觉到新旧两作的差距。《战地6》只凭B测版本就展示出了前作始终所不能及的优点,比如开头提到的交战节奏和场景破坏。
B测的场景破坏效果十分出色
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“更新换代”的必要性所在,确实不单纯是为了“再卖一遍”。
结语
许多玩家仍旧不喜欢主打在线联机的游戏还要“更新换代”。
一个比较常见的观点是:厂商没有耐心等到技术或玩法设计足够成熟才推出一部新作品,系列中的某几代注定成为技术或理念革新过程中的牺牲品,由玩家为此埋单。
《战地2042》就是一个典型。它的一部分创新点为《战地6》铺平了道路,例如专家系统遭到不少非议,但是把专家技能代入原本的兵种系统,就能极大扩展配装选项,丰富游戏性。又比如,《战地2042》的门户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,催生了新作更强大的编辑器。
更重要的是,《战地2042》帮助《战地6》验证了新商业化模式的可行性。
截至《战地1》(2016),《战地》系列的盈利模式依赖于付费DLC,单个DLC内容要比后来的免费赛季更新体量大得多。
但在近年来入场免费的服务型游戏冲击下,玩家群体的消费观发生改变,《战地》系列也不得不转型,通过可持续性的赛季内容更新、付费通行证和外观包,延长单一作品的运营寿命。
大战场FPS玩法要做大地图、大量的武器和载具,很吃产能。可是其维系日活、纳新及盈利能力,都赶不上随机性强、重玩性高的大逃杀与搜打撤。包括一些竞品或仿《战地》的独立游戏,经常因后续更新疲软造成玩家流失。
曾有上万人在线的《BattleBit Remastered》,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
因此自《战地5》以来,EA一边让DICE推出自家的大逃杀和搜打撤模式,吸收潜在受众(尽管这方面的尝试很难说是否成功),另一边疯狂推销角色皮肤。
但《战地5》没能完成这个转型使命。原定的“战争之潮”免费更新计划,只做到了太平洋战场,就仓促停更,宁可装傻失信于玩家也不接着做了。
反倒是系列之耻《战地2042》,更了七个赛季,比《战地5》多活了两年,证明了新世代《战地》能靠长线运营体面活下去。期间的过程可能很狼狈,例如EA曾经集结旗下三家工作室协助DICE缓解产能压力;又比如吸门户模式的血来补足赛季更新内容……但有更新永远好过不更新。
B站@qwq_jlc
实际上我们已经很久没能见到欧美的这类大厂团队,像这样表现出“一定要做成一件事”的决心了。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,恐怕也多少有着来自众多新兴射击游戏所带来的竞争压力。
行业有竞争,对于玩家来说金御网,看来确实是件好事。
大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