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化县槎溪镇大山深处一点钱程,横江小学的读书声又响亮起来了。
这所位于桐凤村的山村小学,曾因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,差点让村里孩子失去就近读完小学的机会。
桐凤村是个有2700多人的大村,近百年来,村里的孩子都在横江小学读书。
1988年时,学校还有253名学生,六个年级齐全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老教师退休后没有新老师补充,学校渐渐只能开设四个年级。
到2016年,学生人数锐减到57人一点钱程,五年级以上的孩子不得不翻山越岭十多公里到镇里上学,不少家庭只能举家搬迁陪读。
展开剩余77%“那时候真是难啊!”一位村民回忆道,“孩子小的在村里读低年级,大的要去镇上读高年级,我们只能两边跑,实在顾不过来。”
2018年,这种困境终于有了转机。
在外打工的杨球义回到家乡,看到村里教育的困境,再也坐不住了。
他联合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爱莲、爱心企业家杨绍才等人,发起成立了“桐凤村爱心助学基金会”,决心要让横江小学重焕生机。
“我们就是想让山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读完小学。”杨球义说。
六年来,他个人捐款超过50万元,在他的带动下,村民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。
村里的基金会不仅承担了代课教师的工资,还募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。
如今的横江小学,不但恢复了完整的六个年级,还建起了电脑室、图书室,学生们穿上了统一的校服,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午餐。
“以前学校只有几间破教室,现在不一样了。”一位村民高兴地说,“孩子们不用再跑到十几里外的镇上读书,家长们也能安心在家务农了。”
今年6月下旬,横江小学的第一批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。
在毕业典礼上,杨球义勉励孩子们:“你们要记住,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读书,是无数素未谋面的爱心人士和老师们用爱换来的。希望你们带着这份感恩,在新的学校继续努力,将来用知识回报家乡。”
如今,横江小学的校园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清晨,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走进校园;中午,食堂飘来阵阵饭菜香;课堂上,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间。
这所山村小学,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真谛,让山里的孩子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正如杨球义常对孩子们说的:“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点钱程,感恩能照亮人生。希望你们永远记住,在大山深处,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你们的梦想。”
发布于:湖南省大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